close

登鸛雀樓.jpg

images.jpg

  王之渙(688年-742年3月25日),字季凌并州山西太原)人,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,其代表作《登鸛雀樓》、《涼州詞》皆膾炙人口。

王之渙「慷慨有大略,倜儻有異才」,早年精於文章,並善於寫詩,多引為歌詞,常與王昌齡高適崔國輔等詩人互相唱和,名動一時。

他尤善五言絕句,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。他的詩今僅存六首,以《登鸛雀樓》、《出塞》為代表作。章太炎推《涼州詞》為「絕句之最」:「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」

其中登鸛雀樓的是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。作者早年及第,曾任過冀州衡水(今河北衡水)縣的主薄,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,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。寫這首詩的時候,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。

登鸛雀樓

補注
1.鸛雀樓名鸛鵲樓。舊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城上,據說有三層。相傳鸛雀樓常在樓上棲息,所以叫做鸛雀樓。此樓可以前瞻中條山,俯視黃河,景色十分
壯觀,因此唐人留詩頗多。
2.白日依山盡盡,隱沒。此句有兩種解釋:一是描寫黃昏景色,夕陽緩緩自山頭西沈。二是描寫鸛雀樓前的中條山十分巍峨高大,因此擋住了璀爛的陽光,
也遮蔽了詩人的視線。二說當以後者為佳,因為如果把白日解為夕照,則天色已晚,景物朦朧,而與下文的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」無法相接。清徐增而菴說唐詩中也說:「白日依山盡,非言登樓之時晚,正言中條之高大。」
3.黃河入海流黃河源出青海巴顏喀喇山,經青海、甘肅等九省,在山東省注入渤海。全長四千六百餘公里,為中國第二大河川。流經山西永濟城西。其實
在鸛雀樓上並不能看到黃河入海的的景觀,此句完全出於作者的想像,因為黃河滾滾奔流,似乎可以看到它一直流入大海裡。徐增而菴說唐詩中云:「黃河蒼蒼渾渾,其勢直下,若見其入於海者。」
4.欲窮千里目窮,極盡。千里,是指眼力所及最遠的距離。全句是說:想要使眼睛能看見最遠的景物。

 譯文
夕陽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沒, 滔滔黃河朝着東海洶涌奔流。
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,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。

arrow
arrow

    朱晉慧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